•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文創產業多元協同、活力迸發背后的“稅動力”

    2025年04月15日09:5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成都文創產業高速發展,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從《哪吒》系列電影到現象級手游《九州仙劍傳》,從三星堆文化IP到天府國際動漫城,成都文化創意成果屢屢刷新行業紀錄。

    現象級文創產品在成都持續涌現,離不開巴蜀文化的滋養、人才的匯聚,也與稅費等各項政策的支持密切相關。來自成都稅務部門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文化藝術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2.66%,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制作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82%,文創產業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隨我們走進成都影視城、東郊記憶藝術區、梵木創藝園這3個成都文創產業園區,從文創產業最活躍的“細胞”——文創企業的日常發展中,解碼成都文創產業多元協同、活力迸發背后的“稅動力”。

    成都影視城:跨步邁向產業新高地

    春日的成都影視城內,攝影棚里綠幕翻飛,特效鏡頭光影交織,編劇工作室鍵盤聲此起彼伏。這座占地76平方公里的“西部數字影都”,在利好政策與產業生態的雙重賦能下,正以蓬勃之勢成為全國影視文創產業的新高地。

    稅務干部送政策到成都影視城。成都市稅務局供圖

    稅務干部送政策到成都影視城。成都市稅務局供圖

    “去年,我們享受了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等政策,將節約下來的錢投入制片環節,讓影片得以更好地呈現。”德坤影業(成都)有限公司負責人侯懿洋感慨道:“稅務部門以‘真金白銀’的支持,幫助我們順利完成了《保安包租皇》等微網劇的拍攝工作,為公司全面進軍短視頻創作平臺打下堅實基礎。”

    稅收數據的精準分析,成為企業發展的“導航儀”。成都市郫都區稅務局通過不斷優化“政策找人”機制,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推送政策清單。位于成都影視城的亞洲最大單體攝影棚“視界一號”,其運營方成都影視硅谷集團憑借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將節省的稅費用于引進4K/8K超高清設備,推動《藏地奇兵》成為首部全程“成都智造”的史詩劇集。

    針對影視行業“短周期、高成本、多環節”的特點,當地稅務部門創新推出“項目制”服務。以微短劇《醉夢》為例,制作方金色池塘(成都)傳媒有限公司從劇本孵化到版權交易涉及12家上下游企業,稅務部門為其定制“服務包”,協調解決發票授信、減稅降費等涉稅費問題,推動項目創下單月播放量破億的佳績。

    四川傳媒學院是成都影視城的“鎮園之寶”。該校與稅務部門的深度合作,也促進了專業人才的培養。“我們與眾多動畫企業共建實訓基地,稅務部門針對校企合作項目的稅收優惠政策,讓企業更有動力參與人才培養。”四川傳媒學院財務處處長劉釗表示,該校高質量完成《哪吒之魔童鬧海》中承接的項目,其背后也有“產教融合+稅惠支持”的有效助推。

    東郊記憶:夯實文創產業鏈承載地

    東郊記憶藝術區是成都市文創產業鏈3個主要承載地之一,區域內集中匯聚了18處工業文化遺址,著力培育包含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完美文創公園、東八區影視文創園在內的十大特色文創園區。

    作為完美文創公園的動漫標桿企業,成都花吃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孵化、培養、扶植中國原創卡通形象IP,持續產出多部高質量番劇,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其原創動漫代表作《小品一家人》自播出以來,在全網累計吸引超5500萬粉絲,全網播放量超400億。

    “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稅收優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成本,讓企業有更多資金用于研發,提升技術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下一步,我們還將持續豐富內容生態,讓孩子們在不同場景中都能感受到動畫的樂趣與溫暖。”成都花吃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女士表示。

    同樣受益于稅費優惠政策的,還有四川上獅影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已發行《前任4:英年早婚》《莫斯科行動》《孤注一擲》等多部電影作品。據財務經理王女士介紹,“國家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的精準落地,切實激發了企業的發展動力。公司享受電影發行服務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僅2024年,企業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優惠共1500多萬元。”

    近年來,當地稅務部門積極聯動政府相關部門、東郊藝術區管委會、園區運營方開展政策宣講輔導,了解企業在發展中的困難及建議,形成收集、辦理、反饋、問效工作合力和落實閉環,為企業健康發展“增動力”、科技創新“加速度”,助力構建可持續的良性產業生態。

    作為東郊記憶園區運營方,成都東方正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對此深有感觸。企業財務中心經理王先生表示,稅務部門的政策宣講輔導很及時,園區企業通過電子稅務局在線即可進行辦稅繳費,便利快捷,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了。

    據介紹,東郊記憶園區以“音樂演藝”“潮流時尚”“數字文創”為主賽道,目前園區內數字文創與影視產業企業達60余家,2024年營收實現約5億多元。

    稅務干部向影視制作公司負責人講解稅費優惠政策。成都市稅務局供圖

    稅務干部向影視制作公司負責人講解稅費優惠政策。成都市稅務局供圖

    梵木創藝:創意園區的個性與活力

    走進梵木創藝園,一股工業化風格和現代化美學設計相融合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五彩斑斕的涂鴉墻、深灰冷峻的鋼結構樓房、略顯陳舊的紅磚建筑、點綴其間的叢叢綠植相映成趣,“公園”般的辦公環境讓園區處處充滿著個性與活力。

    “我們是2016年正式開園的。”梵木創藝園運營公司財務人員昝金蕊介紹,“到目前為止,園區已入駐企業1300余家共創音樂人及藝術家100余位,舉辦各類展演700余場,年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次。”

    梵木創藝園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創建園區,作為國家級“眾創空間”,集中了不少數字文創企業和影視文化公司。

    據昝金蕊介紹,“成都市龍泉驛區稅務局主動對園區企業開展摸排走訪,并在大面街道建立起服務站,聯合社區網格員開展文創企業定制輔導,隨時收集園區企業的意見建議、困難問題,通過定期信息交換,協調全區各部門推動問題解決,護航園區企業發展。”

    成都子非影人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年入駐園區的一家動漫影視公司,制作的“數字人”產品在中西部乃至全國都能躋身“頭部”行列。

    談到公司的發展,該公司副總經理葉曉東感慨頗多:“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很感謝稅務的陪伴。”他表示,成都為文創產業提供了一片生長沃土,良好的文創環境為數字創意產業的興起提供了更多可能,精準滴灌的稅收政策讓企業前進的腳步邁得更堅定。

    葉曉東介紹,公司成長之路上,不僅有稅費優惠政策的扶持,也有稅務部門優質服務的陪伴。前不久,公司急需開具大額發票,但數電發票授信額度不夠,在提出辦理需求后,稅務部門根據公司實際業務及資金狀況,及時調增數電發票額度,保障了公司業務高效辦理。

    “隨著哪吒這種現象級產品的出現,數字文創產業將慢慢回暖,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葉曉東認為,數字文創產業,一方面離不開稅務等政府部門的護航,另一方面也要更加注重規范管理,合規合法,才能更加行穩致遠。(詹曉攀、張琦楠)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