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區與重慶九龍坡區實現人才互認、服務共享

![]() |
成渝雙城經濟圈人才互認、服務共享清單發布。主辦方供圖 |
近日,成都市新都區、重慶市九龍坡區共同發布《成渝雙城經濟圈人才互認、服務共享清單》,實現兩地人才互認8000余名,共享215余項服務事項,共享政務服務、創新創業、成果對接、文旅出行、金融服務、醫療保障等215項服務事項,全面提升兩地人才服務體驗感,共同打造具有“新龍”特色的人才協同示范場景。
為推動人才通暢流動,兩地探索實行人才跨區域互認、權益共享的柔性引才模式,重點圍繞技術項目攻關,促進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等在兩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單位之間多元參與、多向流動,突破了人才流動中的地區、部門等制度性障礙。兩地互認人才8000余名,可有效解決人才跨區域流動中的重復認證、標準不一等痛點,降低制度性成本,進一步釋放人才活力。
215項服務共享清單為人才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在政務服務方面,為持卡人才提供不動產登記、社保、醫保辦理、婚姻登記等審批事項綠色通道;在金融服務方面,持卡人才可申請額度最高80萬元、利率最低3.24%的專項信用貸款服務,等等。此次整合升級后,可形成更廣泛的服務網絡,為人才提供“同城化”生活體驗,形成“以服務留人”的良性循環。
如今,兩地已逐步形成“異地受理、遠程辦理、協同聯動”的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新模式,在戶籍、人社等大廳設立了跨區域通辦綜合、專門窗口,優先辦理有系統支撐的跨域通辦事項。探索“新九”導辦服務體系,在“渝快辦”平臺發布新都區68項咨詢導辦事項清單,在“天府通辦”平臺發布了九龍坡區38項咨詢導辦事項清單,進一步提升跨區域辦理便利度。
據悉,新都區與九龍坡區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招雙引、科技創新開展合作,在人才區域協同發展、區域科技協同創新、產業聯合招商、產業園區協同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近年來,兩地聯合舉辦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人才國情研修班,持續加強兩地高層次人才互動,有力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以人才為引領打造產業科創新生態,為兩地經濟發展提供“靶向”人才支撐。
成都市新都區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協同創新機制,通過‘小切口’推動‘大協同’,探索構建跨區域人才創新生態圈,讓兩地人才享受‘同城待遇’,為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更強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