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多地組織烈士親屬異地祭英烈

    千里奔赴的重逢與懷念

    2025年04月04日08:0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千里奔赴的重逢與懷念

    宜賓市組織烈士親屬赴云南、廣西開展祭掃緬懷。 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供圖

      “哥哥,我來看你了,這是專程給你帶的家鄉的臘肉香腸和枸杞酒,都是你喜歡的。”3月下旬,在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烈士陵園,來自宜賓市珙縣的張碧瓊女士擦拭著張必軍烈士的墓碑,凝望著哥哥的照片低聲傾訴。

      青山埋忠骨,千里祭英魂。四川是一片紅色底蘊深厚、紅色資源豐富的熱土,無數英雄兒女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獻出寶貴的生命,也有不少四川籍烈士犧牲并安葬在異地。清明節前夕,全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在為外省來川祭掃的烈士親屬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組織本地烈士親屬赴省外開展異地祭掃。截至目前,已組織13批次224名烈屬赴云南、廣西、青海等地祭掃。

      “勇敢無畏的父親是我引以為傲的榜樣”

      擦拭墓碑、清理雜草、敬獻鮮花、肅立默哀……3月11日,在云南孟連縣烈士陵園,宜賓市民周正從女士雙手顫抖,將糖果等一一擺放在父親張祖恩的墓前。

      “他走的時候,我才兩歲。”56年前的3月,張祖恩烈士在戰斗中犧牲,周正從進入烈士陵園,便看到了父親的生平事跡。跨越時空的“重逢”,讓她眼含熱淚,撫摸著孟連縣烈士陵園展館內父親的照片,周正從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爸爸,我想你了!”

      “在這里,我仿佛看到了爸爸偉岸的身影,聽到了爸爸的輕聲回應。”周正從哽咽著向父親訴說這些年家里的變化。她說,勇敢無畏的父親是她引以為傲的榜樣,在她心中永遠活著、永遠年輕。

      烈士陵園內,蒼松肅立。烈屬們為長眠在這里的親人祭掃,鞠躬、跪拜、擦拭墓碑,一束新鮮菊花、一份輕聲細語、一段含淚傾訴,深情表達對英雄烈士的無盡思念。

      為紀念宜賓籍烈士,宜賓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61名烈士親屬,奔赴云南孟連縣、麻栗坡縣,廣西寧明縣等地的烈士陵園開展祭掃緬懷活動。這也是宜賓市連續7年組織烈屬“千里奔赴”。

      “哥哥們將最絢爛的綻放定格在祖國邊疆”

      “哥哥們,我們來看你們了。”3月26日,在廣西龍州烈士陵園里,成都籍烈士耿軍、耿曉康兄弟倆的弟弟耿濤和其家人,用一杯杯家鄉好酒祭奠親人,寄托哀思。

      當年,年僅19歲和17歲的耿軍、耿曉康兄弟二人留下“請祖國放心”的誓言,奔赴戰場,壯烈犧牲。他們留給父母的遺物是一封夾著12元津貼的訣別信和一床草席。

      “送別時,父親叮囑哥哥們‘要做戰斗的勇士’,他們用生命兌現了入伍時的誓言。”站在烈士英名墻下,耿濤用手指摹寫哥哥們的名字,跨越時空與兄長“相見”,追憶哥哥們的英雄壯舉,“他們如同烈焰中的并蒂蓮,將最絢爛的綻放定格在祖國邊疆。”

      “兒子,也許這是父親最后一次來看望你了,安息吧,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園,巴中籍烈士陳江91歲高齡的父親,顫巍巍地撫摸著兒子的墓碑,輕輕撫摸兒子的照片,淚如泉涌。今年3月,巴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21名英烈親屬代表,赴云南麻栗坡、屏邊、蒙自等烈士陵園,祭奠長眠于此的巴中籍英雄烈士。

      默哀鞠躬、敬獻鮮花、擦拭墓碑……3月下旬,麻栗坡烈士陵園里,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主要負責人帶隊,祭掃安葬在這里的四川籍烈士,深切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英烈始終是最閃亮的精神坐標,他們的偉大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學習。”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全省退役軍人系統將繼續用心用情做好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常態化聯系走訪慰問烈屬,力所能及為烈屬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大力宣傳英烈事跡,大力弘揚英烈精神,在全社會持續營造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捍衛英烈、關愛烈屬的濃厚氛圍。(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丹)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