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讓川菜吃出爽感與幸福

    (發言摘錄)

    李后強
    2025年04月02日17:3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今天,我們相聚在成都天府藝術公園的寶山食谷,參加“寶山食谷”文化餐廳開業暨非遺餐桌“春宴”菜品發布儀式,共同開啟一場融合自然、藝術與健康的味覺盛宴!

    李后強。作者供圖

    李后強。作者供圖

    寶山村,不但有三星堆的金銅墨玉,還有奇異罕見的山水草木,更有珍貴難得的爽資源。民間流行語:“龍門山上奇、寶山天下爽;安逸四川、爽在寶山。”寶山村,曾以“山高路險、村窮人心散”的困境聞名,而今,通過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發展,如今已蛻變為“家家住別墅、戶戶有轎車”的西部山區第一村。這里的“爽”,不僅是地理環境的優越——年均2400小時日照、負氧離子含量超25000個/立方厘米,更是一種生活美學和人生哲學,“爽”是共同富裕的甘甜,“爽”是生態康養的愜意,“爽”是文化傳承的醇厚。

    “寶山食谷”坐落于天府藝術公園的文博坊街區,與“三湖三館”相映成趣。這里既是主城區連接彭州寶山的文旅窗口,也是都市人回歸自然的精神驛站。漫步于侘寂風格的餐廳空間,原始材質與留白設計營造出靜謐氛圍,讓用餐成為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療愈。正如四川省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菜烹飪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徐孝洪所言:“這里以甲骨文‘爽’字為LOGO,寓意一手傳統、一手創新,照亮食客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寶山食谷”以“非遺餐桌·爽養食谷”為核心理念,由徐孝洪團隊主理,他們深耕《黃帝內經》,將傳統川菜與現代科學結合,打造出“爽感十足”的健康美食——

    味覺之爽:從“四際對鑲”的一葷一素搭配到“脆椒低溫羊排”的嫩滑多汁,每一道菜都講究“麻辣鮮香之爽”。

    食物之養:遵循“少油少鹽、清蒸水煮”原則,精選當季有機食材,如寶山雪芽菜、熊貓筍,搭配虹吸壺萃取的“寶山一口湯”,實現營養與口感的平衡。

    文化之養:菜品以二十四味型為基,融入寶山歷史典故如大禹湔江治水、三星堆材料供給地、太陽神鳥起飛地,做出“際燒板鴨黃玉參”等經典菜品,讓每一口都成為文化傳承的載體。

    對于健康長壽的秘訣,“寶山食谷”也給出了“爽養”答案——

    食材溯源:堅持“無污染、有機、透明供應鏈”,從源頭保障健康。

    烹飪革新:用科學解碼傳統技藝,如分子技術解膩、發酵工藝提鮮,讓美食更易被現代人體驗。

    身心共調:通過“六識調節”菜品(色、香、味、觸、聽、嗅),讓味蕾愉悅與精神放松同步達成。

    今年5月1日起,《四川省促進川菜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條例》的實施會為川菜的發展帶來市場拓展與國際化紅利的機遇。大家都要積極宣傳推廣川菜文化,提升川菜的全球影響力。

    最后,我想用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人生如餐,需五味調和;幸福如食,貴在爽感常在。”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