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院楊家印教授獲“白求恩獎章”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及“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的決定,授予全國30名同志“‘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稱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兼肝移植中心主任楊家印教授位列其中。
“白求恩獎章”以著名國際人道主義醫生白求恩名字命名,旨在表彰在醫療衛生戰線上做出突出貢獻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楊家印是四川唯一上榜者,也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務人員首次獲得該榮譽稱號。
楊家印教授從醫執教20余年來,致力于成人和兒童終末期肝病肝移植治療。由于地域、經濟等原因,西部地區肝移植發展速度和規模滯后于東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終身教授嚴律南等老師指導下,楊家印帶領團隊對圍手術期流程進行全方位優化,提出移植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手術重大并發癥治療前移策略,不僅保證了手術效果,而且大幅降低肝移植手術費用,把總費用控制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下,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有不少肝移植患者由于路途遙遠,加上當地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匱乏,隨訪質量不高。楊家印借助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聯體,推動“基層—縣—市—華西”聯動隨訪體系建立,加大對醫聯體內基層醫生的培訓力度,將邊遠地區移植患者隨訪的及時性和完整度提高到95%以上,從而大幅提高他們中長期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楊家印所在團隊在國內率先把微創技術引入活體肝移植領域,有效減少供體損傷、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療支出,并促進了該術式在我國肝移植領域常規開展。他還牽頭制定了中國活體肝移植供者微創技術指南,多篇文章被《國際肝移植供體微創手術指南》引用,通過“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肝臟微創技術培訓班,將該項技術輻射至全球20余個國家。
在楊家印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外科成為國家重點臨床專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器官移植中心被列為“全球五大供體微創技術中心”,成為西南地區唯一“國家肝腎移植臨床醫師培訓基地”。他先后培養碩士、博士生30余名,博士后8名;通過培訓基地每年為國家培養器官移植高級專科人才10余名。
川觀新聞記者 魏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