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四川煤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

    2025年03月28日07:3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煤電兜底保供和升級改造并進

    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四川煤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位。利用小時數,是衡量發電設備利用率的核心指標,這意味著,煤電為四川電力保供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據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數據,2024年四川燃煤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達5963小時,同比增長313小時,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335小時,繼2023年后再次位居全國第一位。

    水電是四川的主力電源,裝機容量近1億千瓦,占比超過70%;煤電裝機容量近1400萬千瓦,占比不足10%。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清潔能源迅猛發展,四川煤電機組的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偏低,2017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僅為2139小時,遠低于全國4209小時的平均數。

    近幾年,受電力供需形勢和來水變化影響,四川煤電平均利用小時數觸底反彈。省能源局數據顯示,2019年開始,煤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接近3000小時,2021年突破4000小時,2023年以5650小時躍居全國第一位。“主要原因是用電量持續增長,來水不足造成水電出力減少,而煤電機組的發電量和平均利用小時數沖高。”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四川用電負荷持續增長,占全省電力裝機總容量不到10%的煤電裝機,在全年枯水期完成發電量335.03億千瓦時,提供了四川主網三分之一以上電量,充分發揮了煤電兜底保供作用。

    四川能源發展集團旗下的川南電廠,是省屬企業唯一在運的煤電企業。2024年最高峰的一天,川南電廠發電量超過2800萬千瓦時,占瀘州地區日用電量的59%。

    國能集團成都金堂電廠,在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能發盡發、滿發多發,連續3年成為迎峰度夏期間在川雙機運行時間最長的電廠,以全省統調火電10%的裝機占比,貢獻了11%、12%、12.8%的電量。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平均利用小時數持續走高,煤電企業也逐漸走出虧損困境。數據顯示,2024年,四川10家主網煤電廠共盈利35.21億元,同比增利29.12億元。

    國能集團成都金堂電廠政治工作部主任唐貴川表示,公司效益的確有所好轉,2024年盈利2.37億元,同比增長1.64億元。預計今年利用小時數將達6050小時。

    由于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頻發,水電出力不穩定,四川提出進一步增強氣電、煤電的頂峰兜底能力,包括新增一批火電機組和對已有的煤電機組進行升級改造。但發電企業的煤電板塊之前連年虧損,企業投建煤電意愿不強。同時,煤電機組較為老舊、改造成本高,因此“三改聯動”(針對煤電機組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和供熱改造)也面臨較大挑戰。隨著平均利用小時數創新高,企業盈利狀況改善,加之電價機制改善,煤電新建項目及升級改造的動力得到加強。川南電廠預計今年將投入1.6億元,加大設備改造投入,比2024年預計增幅150%。

    近年來,四川全力推進有利于頂峰兜底電源建設運營的電價形成機制,實行火電“兩部制”電價機制,建立煤電容量補償機制,由政府直接制定容量補償價格,為煤電機組提供容量補償費。今年,四川還將爭取核準開工南充煤電項目,加快已開工煤電和氣電項目建設,支持天明二期、金堂二期等一批煤電儲備項目開展前期工作,進一步夯實兜底保障作用。(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 蘭珍)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