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市民政工作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人民網成都3月21日電 (記者宋豪新)3月19日,2025年成都市民政工作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傳達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和民政部2025年民政工作會議精神、第十八次全省民政會議和民政廳2025年民政工作會議精神,貫徹成都市委市政府對民政工作的決策部署,總結2024年工作,分析形勢,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全面推進民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過去一年,成都市民政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服務提升年”為主線,抓好六項重點工作、辦好七件民生實事、實施八項專項行動,全面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市民政工作在政策保障水平和政策覆蓋面、體制機制創新運行、設施和能力建設、智慧民政建設、干部隊伍能力水平5個方面取得了新提升。
會議強調,2025年,成都市民政工作要全面貫徹全國、全省民政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助推實現養老服務普惠可及,社會救助擴圍增效,社會事務便民惠民,慈善參與多元有序,社會組織規范運行,兒童工作轉型升級,地名工作有聲有色,實現政策標準量的合理增長、服務內容質的有效提升,讓民政工作更加可視有感,人民群眾更加舒心滿意,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成都新篇章貢獻民政力量。
會議提出,今年成都民政工作將堅持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堅持“兩個著力”,堅持完善“四大體系”,以“效能提升年”為主線,實施九大民生實事,推進七大專項行動,實現“四個轉變”,圍繞“八個聚焦、八個著力”做好各項工作。
聚焦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著力推動養老服務改革創新。加強政策指引,轉變服務理念,構建城鄉均衡發展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健全城區五級、農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建設890個嵌入式小區為老服務點和不少于46個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大力發展普惠養老,引進人形機器人助力機構養老。
聚焦銀發經濟建圈強鏈,著力構建老齡事業多維布局。研究實施“天府銀齡蓉養行動”,做實“1+3+4”銀發經濟區域發展格局,健全四級老年教育體系,實現30%的村(社區)建有老年教學點,全市新增不少于3830個老年教育學位,發布銀發經濟服務新場景,組建成都市銀發經濟產業聯盟和發展智庫,助力銀發經濟規?;?、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
聚焦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著力兜準兜牢民生底線。著力擴大救助幫扶政策覆蓋面,持續開展散居特困人員“六個一服務”,實現有意愿且符合條件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100%,開展“醫心助困、暖在身邊”項目,建立政府救助+慈善幫扶的“幸福清單”,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兩級中心三級網絡”服務體系建設,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全程網辦”“跨省通辦”。
聚焦強化兒童福利保障,著力護航特殊群體兒童健康成長。強化兜底監護和安置保障,打造開放復合多元的關愛服務場所,制定并落實流動兒童在居住地享有關愛服務的基礎清單,開展“蓉心用情、益童成長”系列活動,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監管。
聚焦優化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服務,著力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深化婚俗改革,推動區(市)縣公園式婚姻登記便民場所建設全覆蓋,實施地名文化開發及“鄉村著名”專項行動,促進地名文化潤城育人。
聚焦發揮社會力量、擴大社會參與,著力推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舉辦“四季慈善”主題活動,組織開展“100+”慈善幫扶項目的認領活動,打造“朝夕關愛”品牌,建設37家愛心驛站,加強慈善全過程監管,提升慈善事業公信力。
聚焦規范建設、管育并重,著力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嚴把登記入口、負責人人選、收費“三個關口”,制定社會團體基本服務清單,加大品牌性樞紐型社會組織培育力度,落實重大事項報告和談話提醒制度,支持社會組織助力經濟發展、創業就業、民生服務等中心任務,實施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七項行動”,開展社會組織“進解優促”和社會組織助力“立園滿園”兩大活動。
聚焦項目建設和機構安全工作,著力抓好民政領域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加強規劃編制和項目建設力度,增強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監管,持續以高效率項目和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會議要求,全市民政系統要堅持用最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圍繞舉旗幟、抓班子、帶隊伍、強管理、促發展的重點任務,推進理論武裝、從嚴治黨、正風肅紀和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為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要強化理論武裝,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建設政治堅定的民政隊伍;要強化品質淬煉,培塑敏感敏銳、立說立行、創新創造、認真較真、實干實效作風,建設作風優良的民政隊伍;要強化為民服務,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建設勤政愛民的民政隊伍;要推進民政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設廉潔高效的民政隊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