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3至2024冰雪季 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超過3.85億人次

    乘著冬風 冰雪經濟火力全開

    2025年02月25日10:16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乘著冬風 冰雪經濟火力全開

    2月14日,第九屆亞冬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圓滿閉幕。一場熱鬧非凡的冰雪賽事落幕,但這個冬天關于冰雪的熱度仍在持續。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報告預測,2023至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超過3.85億人次,2024至2025冰雪季人數有望達到5.2億人次,旅游收入有望突破6300億元,較上個冰雪季大幅增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工作時明確指出,要積極發展冰雪經濟?!氨煅┑匾彩墙鹕姐y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

    當前,冰雪經濟“南展西擴東進”,跨過山海關、邁過秦嶺淮河,已經形成東北、京津冀、西北“三足鼎立”的格局,廣州、上海、成都成為冰雪消費熱門城市,“溫暖的南國冰雪世界”也在加快形成。

    冰層之下,新的經濟活力奔涌向前。

    從“避寒”到“找冷”

    大眾冰雪運動獲飛躍式發展

    “冰雪旅游反映了游客多樣化的需求,從原來北方游客要到南方去避寒,到現在南方游客到北方‘找冷’,旅游的消費場景越來越多樣化?!焙邶埥∥幕吐糜螐d資源處處長徐祖成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冰雪熱潮的興起要從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說起。這場盛會讓更多人“喜冰樂雪”,讓“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改變了冰雪運動的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就像是一個彈射器,可以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飛躍式發展。”

    冬天去滑雪,成為生活潮流。數據顯示,全民冰雪運動參與率已超過24%。2022年全國冰雪運動場地有2452個,2023年達2847個。冰雪場館日益完善,一年四季、室內室外全覆蓋,讓冰雪運動觸手可及,為大眾參與冰雪運動創造條件。

    在北京,冬奧場館成為人們打卡熱門地。北京冬奧會閉幕后,冬奧場館華麗變身,成為民眾的“冰雪樂園”。

    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一共12座競賽場館,其中有4座利用2008年北京夏奧會的競賽場館,其余為新修建的專業場館,包括谷愛凌和蘇翊鳴征戰金牌的首鋼園滑雪大跳臺,以及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

    冬奧“遺產”向公眾開放,場館以另一種方式與大眾再續“冰雪奇緣”。國家體育場“鳥巢”成為了3.4萬平方米的冰雪樂園;延慶備受滑雪者喜愛的海陀穿越、彩霞雪道、巖石雪道等讓滑雪者暢享“刷道”的快樂;河北崇禮云頂滑雪公園成為體驗冬奧“同款賽道”的熱門打卡點。

    這些場館還以引進舉辦高水平國內外冰雪賽事為牽引,打造“賽事+旅游”的新場景。

    “專業的場館要重點打造國際級冰雪賽事中心?!北本┦谢﹨f會相關負責人向北青報記者表示,一些專業場館的賽道,對滑雪技術要求高,單純面向公眾開放則利用率有限?!巴ㄟ^舉辦世界頂級賽事發展賽事經濟,形成品牌效應,吸引國內外專業隊伍訓練比賽,拉動衣食住行消費和冰雪產業鏈發展?!?/p>

    2024年底,北京接連迎來國際雪聯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杯、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杯(北京站)、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賽(北京站)3項國際冰雪賽事。據介紹,在首鋼滑雪大跳臺舉辦的新賽季世界杯三天時間里,首鋼園區總入園人數近14萬,較去年同期增長5%;決賽日觀眾上座率超過90%,帶動場館周邊餐飲銷售提升5個百分點,住宿收入提高43%,充分展現了冰雪經濟和賽事經濟活力。

    與此同時,“跟著賽事去旅游”是新的大眾休閑方式,“為一場賽事赴一座城”是越來越多人的旅游新愛好。2024年12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體育局主辦的2024-2025京張冰雪文化旅游季啟動,同步發布《2024-2025京張冬日滑雪嬉冰地圖》,旨在打造“跟著賽事去旅游”品牌。另外,這次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前,黑龍江省發布12條“跟著賽事去旅游”精品線路,將省內各大景區、場館和賽事串聯起來,吸引八方游客。

    體驗冰雪成為大眾新的生活樂趣。從北國邊陲的黑龍江亞布力滑雪場,到南國雪域的四川西嶺雪山,大眾“找冷”的熱情持續高漲。

    黑龍江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單日入園游客數量首次突破10萬人次,達歷屆之最;新疆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單日滑雪人數突破1萬人次,刷新歷史紀錄;吉林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40.1%,單日游客接待量達歷史最好水平。

    1月28日至2月4日,廣東、重慶、江蘇、上海接待滑雪客流量同期分別增長79.4%、37.8%、33%和32%。全國934個滑雪場客流量達1723.2萬人次,比去年春節假期增長10%。

    冰雪運動創造了新的消費趨勢,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熱潮。面對新潮流,黨中央、國務院已經出臺系列舉措,以冰雪運動為引領,帶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

    把流量變“留量”

    打造冰雪旅游高質量目的地

    哈爾濱中央大街的人行通道鋪設了紅色的防滑地毯,扶手也纏上了紅絲絨;餐廳里皮凍、紅腸和凍梨都開始精致擺盤;景點、商圈、競賽場館周邊的指示牌和欄桿擦洗一新,“索菲亞大教堂自己也沒想到,100多年后還搓上澡了”。

    “哈爾濱變了!”哈爾濱本地人在社交平臺以東北人特有的幽默感為哈爾濱宣傳:“哈爾濱不僅是‘友好型’城市,已經變成‘討好型’城市了,各地的游客們可快來吧?!?/p>

    2023年冬天,隨著大量游客的涌入,哈爾濱迎來了潑天的流量。2023年至2024年雪季,哈爾濱市共接待游客87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300%,實現旅游收入1248億元,同比增長500%。

    這一盛況被稱為“爾濱現象”?!肮枮I‘出圈’是綜合了有為政府、有效市場和有愛市民,合力促成了冰雪熱度。”“網紅”城市如何“長紅”?徐祖成介紹,黑龍江在剛過去的2024年,不斷提升環境、豐富產品、創新玩法、推陳出新。

    2024年入冬后,黑龍江部署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動”,充分總結上個冰雪季和避暑季經驗做法,圍繞旅游、娛樂、餐飲、住宿、購物、交通、服務等方面實施十大提升行動。

    也是在這一年,黑龍江不斷努力將“花式寵客”做到極致,從游客體驗到旅游市場環境,都在持續“整活兒”。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面積擴大到100萬平方米;中央大街、中華巴洛克等景區、亞布力滑雪場都做了升級改造;各地打造新的冰雪度假體驗精品線路,包括利用兩極(撫遠、漠河)串飛航線串聯東極朝陽、北極極光,還有旅拍列車、雪地露營等新產品;一批冰雪博物館、冰雪演藝、冰雪大馬戲等新項目和萬人雪地大蹦迪、橫道河子冰雪童話小鎮等一批新晉“網紅”產品橫空出世。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哈爾濱累計接待游客1215.1萬人次,同比增長20.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長144.7%。隨著深入實施冰雪旅游“百日行動”,新的冰雪季,黑龍江旅游接待人數和游客花費在去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又分別增長18.5%和30.7%。

    另外,多地都在建設冰雪度假旅游勝地。例如,北京延慶落實全域旅游提質升級行動計劃,充分利用冬奧遺產,打造國際滑雪旅游度假勝地。北京市滑雪協會相關負責人說:“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體驗冰雪運動,并將來體驗的消費者留下,而不單是‘一日游’?!?/p>

    不僅要吸引游客,更要留住游客。進入2024年冬季,多個省份都在“花式寵客”,深挖冰雪資源、打造多元體驗。

    北京的冰雪季結合民俗過大年、花會展演、冰燈藝術節、廟會等春節活動,營造“冰雪+民俗”的過年喜慶氛圍;遼寧打造“花式過冬、嗨游遼寧”品牌,讓游客體驗“大眾冰雪+全民溫泉+民俗體驗”新玩法;吉林加入國風元素,非物質文化遺產火壺、火棍、火刀等輪番上演,長春蓮花山滑雪場里,機器狗化身行走的“地圖”、雪場“大力士”,吸引游客“打卡”;內蒙古自治區以“歌游內蒙古·歡樂冰雪季”為主題,較往年提前40天拉開了冬季旅游序幕,分三批次推出特色旅游產品,展現北疆風情。

    536.98億元、336.5億元、337.55億元,今年春節假期,冰雪資源充沛的遼寧省、黑龍江省、吉林省旅游表現亮眼,旅游收入位居全國前列。

    我國持續發力,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加快打造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高質量目的地,推動冰雪消費成為擴內需重要增長點,讓冰雪經濟釋放無限潛能。

    與此同時,我國正在著力構建冰雪經濟“一區兩帶多節點”空間布局。即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為核心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北方冰雪經濟引領區,高質量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和“冰雪絲路”,支持北京延慶、河北崇禮、黑龍江亞布力、吉林長白山、新疆阿勒泰和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冰雪經濟集聚區,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冰雪經濟。

    “冷資源”成為“熱動能”

    加速構建現代冰雪產業體系

    每隔30秒做出一件雪板固定器、不到一分鐘做出一雙滑雪鞋后幫……哈爾濱市乾卯雪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線正在24小時不間斷生產?!巴甓际?0月份進入生產旺季,2024年提前到夏天了,七八月份就開始了?!笨偨浝砝钪遣└嬖V北青報記者:“我們還推掉了一些訂單,做不過來了。”

    乾卯雪龍公司成立于2002年,“我們是國內第一批滑雪場專用滑雪鞋、固定器的生產廠家,滑雪全系列產品覆蓋全國80%的滑雪場?!崩钪遣┙榻B,“冰雪熱”興起當年,2023年公司產品銷量是往年的近三倍?!氨┞糜螣岢苯o我們注入了信心?!?/p>

    乘著“超過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東風,中國冰雪產業發展勢頭正盛。

    《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中國冰雪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2700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97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

    2024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以冰雪運動為引領,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明確到2027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意見》指出,培育壯大冰雪經濟經營主體,打造一批冰雪領域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冰雪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消息稱,當前,我國已經形成15大類冰雪裝備器材產品體系,基本覆蓋了從頭到腳、從個人到場地、從競技競賽到大眾運動全產業鏈的冰雪裝備器材。冰雪裝備企業數量已從約300家激增至近900家,銷售收入也實現了從不足50億元到220億元的大幅躍升。

    政策支持與賽事效應的疊加,正促使冰雪裝備產業實現從過去“小而散”的分散格局向“大而強”的規?;?、集約化模式轉變。以哈爾濱為例,已經培育了鴻基索道、乾卯雪龍、天行健、乾升體育、雪鯊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產品覆蓋滑雪場索道、造雪機、滑雪板、滑冰刀、固定器等多個種類。目前,黑龍江省冰雪裝備企業年營收已達54.7億元,同比增長7.9%,集群效應初顯。然而,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仍處于初期,面臨總體規模偏小、配套基礎設施不夠健全、資源要素瓶頸制約發展、冰雪科技成果轉化偏低等諸多困難。

    由于歐美的滑雪產業興起較早,很長一段時間內,瑞士、荷蘭、意大利等國家的冰雪裝備品牌幾乎壟斷了冰雪市場?!扒靶┠晡以诰W上賣產品,顧客上來問的第一句就是‘進口還是國產’,當時進口的品牌效應有優勢?!崩钪遣┱f:“但現在不一樣了,國產品牌的認可度上來了。”

    我國冰雪裝備產業已經朝著突破國際壟斷前進,主要依靠的是技術的突破。

    據了解,對于雪鞋、雪具等冰雪運動裝備而言,國內企業市場規模和產值持續增長,為消費者提供了多種選擇,且產品性價比較高,部分產品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是對于造雪機、壓雪車,以及專業競技裝備等技術含量高的冰雪設備,我國企業起步較晚,存在產業基礎薄弱、技術含量不夠、研發投入不足等問題。不過,作為朝陽產業,中國冰雪裝備產業蘊含著無限機遇,正在這片藍海里乘風破浪。

    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乾卯雪龍公司合作研發自由式空中技巧滑雪板,可實現批量化、統一化生產,打破了國外工廠手工制作、配對的傳統生產方式,產品上市后是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高端競技型滑雪板。

    在遼寧省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速滑隊員已經穿上了由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私人訂制”的碳纖維冰鞋。以往,運動員都需要去國外訂制冰鞋,如今,黑龍國際等企業研發的碳纖維冰刀鞋性能已達到國際領先標準。

    從冰鞋、雪板到造雪機、壓雪車,國產裝備逐步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冰雪裝備從最初依賴進口,到現在自主研發的產品遍地開花,冰雪裝備產業涌現出許多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力高的優秀企業。

    我國冰雪裝備產業正在加速邁向產業鏈完備化、技術高端化、品牌國際化的新階段,未來將持續釋放新的動能,以冰雪產業促進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優勢、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

    冰天雪地,無限風光。一幅冰雪經濟蓬勃發展的壯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文/記者 高語陽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