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有效全球合作更加緊迫(環球熱點)

![]() |
在瑞士達沃斯拍攝的世界經濟論壇標識。 |
日前,以“智能時代的合作”為主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來自全球各領域近3000名代表共同聚焦全球經濟增長點與風險因素,為全球經濟“把脈開方”。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如何推進,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如何助推產業發展,中國對推動全球經貿合作有何助力……面對正在來臨的智能時代,全球各國合力探索經濟增長之路。
多邊合作重要性凸顯
“確保國際貿易自由流動可以重振全球經濟。我們不要關稅,我們不要貿易戰。”在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年會上,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伊維拉呼吁,要實現全球經濟有效增長還需各國共同努力,各國必須實施強有力的宏觀經濟管理,降低債務水平,同時維持市場的對外開放。
當前,面對地緣沖突延宕、經濟全球化“逆風”、氣候變化等全球風險,全球經濟正在壓力中前行。作為討論全球經濟問題的重要平臺,從去年以“重建信任”為主題,到今年強調“智能時代的合作”,世界經濟論壇將多邊合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首席經濟學家展望》報告顯示,56%的受訪者預計2025年全球經濟形勢將走弱。分析顯示,貿易保護主義和全球經濟碎片化趨勢正在加劇,公共債務和高通脹拖累經濟增長,各地區經濟復蘇將呈現不平衡特點。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5年全球風險報告》把武裝沖突、極端天氣、經濟對抗、錯誤和虛假信息、社會極化列為今年全球面臨的5大風險,并強調“隨著加深的分歧和碎片化正在重塑地緣政治與經濟格局,有效的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伊維拉認為,保持國際貿易的開放性和可預測性至關重要,貿易“小圈子”化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她呼吁打造健康、可持續的全球供應鏈,進一步增強全球經濟韌性。
年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提出共同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共同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塑造世界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重大全球性挑戰4點建議,并強調“我們要堅持以合作謀安全、促和平,以對話解爭端、化分歧,共同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新型安全之路,支持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發揮更大作用,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
推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今年年會主題為“智能時代的合作”,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正影響著全球經濟增長的未來走勢。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指出,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區塊鏈等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改變世界。這樣的技術變革為經濟注入了新動能,但也帶來了挑戰與風險。從工業時代到智能時代的轉變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發生,新技術帶來了新風險和新機遇,為應對新挑戰,國際社會需要加強“智能時代的合作”。
“人工智能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將重塑全球科技和經濟格局?!敝袊缈圃菏澜缃洕c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圓圓接受本報采訪時分析,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推廣應用有利于優化制造業生產流程、質量控制和供應鏈管理,提高產業競爭力,智能客服、自動翻譯、金融風控等應用有利于降低服務業的運營成本,提升許多產業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輔助科研提升研發效率,推動生物醫藥、量子計算、氣候能源等領域進步,加速其他行業的技術突破。此外,人工智能將深刻影響全球勞動力市場,在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工作質量的同時,人工智能技術替代低技能、重復性工作崗位,可能加劇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
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全球貢獻引人注目。據統計,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人民幣,產業鏈覆蓋芯片、算法、數據、平臺、應用等上下游關鍵環節。2023年,中國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并強調了人工智能發展與安全并重的原則。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主席陳黎明認為:“這一倡議既是對全球挑戰的正面回應,也為國際社會解決人工智能治理問題提供重要參考。中國積極參與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治理領域的思想交流與合作,通過多邊合作推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體系和政策共識的初步形成。”
中國持續扮演積極角色
面對不確定性加劇的全球經濟形勢,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發展勢頭值得關注,中國經濟穩步回升和持續開放,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發揮積極作用。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測,在穩健的內需、國際旅游業的復蘇、全球供應鏈中斷風險緩和以及區域貿易深化合作的推動下,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5年經濟增長將保持在5%左右,在全球經濟增長進程中持續扮演積極角色。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認為,盡管中國經濟短期面臨挑戰,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看好中國經濟前景”。他說,中國采取刺激內需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振經濟,政府擁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箱應對各類挑戰。
潘圓圓認為,科技創新和人工智能日益成為全球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目前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有一定優勢,其一,人工智能產業需要大量算力和能源支撐,中國近年來大力發展新能源及相關產業,具有能源和配套產業優勢;其二,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數據收集和應用場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市場規模巨大,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應用場景廣闊;此外,人工智能產業與其他互聯網產業相比,對基礎設施的依賴性更強,中國日漸完善的人工智能相關基礎設施和管理規定,為人工智能產業的長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與會嘉賓都在關注中國提振內需的措施,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對各國而言都是利好消息。我很認可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發揮的關鍵作用?!笔澜缃洕搲瘓绦卸陆芾锩住び葼柛贡硎?,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中國順利完成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繼續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