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會推動代表建議高質量辦理:件件有著落 事事有回音

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以來,省人大常委會加強跟蹤督辦,各承辦單位在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以下簡稱建議)辦理工作中,開誠布公答復代表,求真務實跟蹤辦理,一批關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福祉的建議,逐一得到辦理、落實、答復。
數據顯示,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代表共提出建議1213件,省人大常委會通過召開代表建議交辦會集中交辦,跟進督導辦理情況,確保件件有著落,對閉會期間提出的9件代表建議和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列席代表座談會上的101條意見建議,做到即收即辦、逐件反饋,事事有回音。
助力國家戰略牽引帶動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
“田曉晶代表:您提出的《關于‘落實制造強省,打造國際先進的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建議》收悉,我廳高度重視,經商科技廳等相關部門,現答復如下……”去年省人代會上,省人大代表田曉晶提出加強區域協同壯大清潔能源裝備產業方面的建議,很快得到回復。經濟和信息化廳表示,將推動川渝兩省市加強合作,強化重大工程和專項的銜接,支持和鼓勵川渝能源領域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協會等各類主體和社會組織增加交流頻次,促進技術合作和應用推廣,推動清潔能源裝備產業協同發展。
代表們高度關注國情、省情,去年提出加快川渝共建項目與合作事項實施、推動成都都市圈發展能級提升、促進省內區域協同發展等方面建議46件?!蛾P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建議》《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等被相關部門吸納采納,有效促進一批重大項目、改革措施和政策創新的落地見效?!百F州、云南均提出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高質量發展規劃,陜西提出建立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對接機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地位日益明顯,區域布局優化和發展能級提升實現雙向互促。”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負責人表示。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推動公共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是代表們關注的焦點。食品藥品安全、促進青年就業、推動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落實等都得到代表們的高度關注。
針對部分代表提出進一步健全完善促進就業政策措施的建議,我省出臺《關于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去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居于全國第一方陣。
破解看病難看病貴,是許多代表建議關注的焦點。為此,省衛生健康委制定實施方案,對39個欠發達縣域實施能力提升工程,核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穩步推進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針對《關于加快推進醫療保障省級統籌的建議》,省醫保局成立省、市聯動專項工作組,我省出臺《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算管理辦法》等,更好解決醫藥保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結合辦理普惠托育的建議,爭取中央資金支持,推動建設7個市級、7個縣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及110個普惠托育服務機構;結合辦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的建議,研究完善權益保障協同治理政策措施,積極推進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一件件代表建議,正轉化為一項項惠民實事,溫暖著老百姓的心。
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
推動四川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技也是代表們關注的焦點。記者了解到,去年,涉及發展規劃、數字經濟、科學技術方面的建議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加。代表們提出《加大國家戰略腹地特色優勢產業扶持力度的建議》《關于鼓勵“四川服務業品牌”出海發展的建議》《關于大力發展科技保險,助力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建議》等。對此,科技廳牽頭調研川內多家高校和企業轉化模式,發布《四川省新質生產力試驗區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努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地。省藥監局會同省市場監管局出臺賦能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文件,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省本級受理政務服務事項4089件、同比增長21.91%,新增通過一致性評價文號116個,助力1類中藥創新藥秦威顆粒等一批科研新產品獲批上市。
辦理中,承辦單位還把代表建議作為發現問題、改進工作的重要機會,深入調研分析,著力破解改革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針對多位代表集中反映的“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建立中試平臺”問題,相關部門(單位)在廣泛調研省內多家高校和企業轉化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組建并實體化運行四川省跨高校院所綜合性中試研發平臺,建立省級中試平臺培育庫,遴選有應用前景的科研項目開展概念驗證、中試熟化、企業孵化等服務。針對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關部門(單位)圍繞經營主體開辦、變更、注銷、遷移等,集成187個事項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受到經營主體的好評。
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
推動四川綠色低碳發展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強化濕地保護修復等方面的工作,也是代表們關注的重點。
針對《進一步完善水權交易機制,推動跨省區域水權交易,拓展下游補償上游生態保護路徑和方法的建議》,水利廳積極推進水權交易市場建設,區域水權、取水權、灌溉用水權等各類型水權交易日趨活躍,推動阿壩州與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完成黃河流域區域水權跨省首單交易,開創全國跨省區域水權交易先河。
針對《關于建立全省碳普惠機制的建議》,生態環境廳會同省林草局聯合印發《深入推進林草碳普惠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建立林草碳普惠服務平臺和消納機制,規范各參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為林草碳普惠體系的運行提供政策依據和保障。(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