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夾層儲水降低燈盞溫度,減少燈油揮發

    “省油燈”這樣省油(文物里的生態智慧)

    本報記者??宋豪新
    2025年01月02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唐代邛窯綠釉省油燈。

      唐代邛窯綠釉省油燈線描圖。
      以上圖片均為四川博物院提供

      在四川博物院,記者看到一盞唐代邛窯綠釉省油燈,釉色呈青綠色,口徑11.9厘米、高4.2厘米,樸實渾厚中透著細膩精致,極具地域特色和生活氣息,是邛窯中的精品。省油燈是四川邛窯燒造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根據其釉料和燒造溫度的不同,呈現青綠色、黃褐色、醬褐色和醬黑色。

      據介紹,省油燈的流行區域主要在今天四川盆地范圍之內。宋代陸游《齋居紀事》中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笔∮蜔綦S著陸游的文章聲名遠揚,各地瓷窯競相仿制,省油燈得以傳播開來。

      這盞唐代邛窯綠釉省油燈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是一深腹碗形器,上部為口徑一致的淺腹盤或盞形器,上下部之間有夾層,腹側有一小孔。根據分析,此類器物的燒制較一般陶瓷器更為復雜,即先制作下部帶孔的碗形器,再制作上部的淺腹盤形或盞形器,于胎泥未干之際將兩者黏接、形成夾層,然后黏接把部,最后上釉,入窯燒制。

      省油燈的省油原理與其器物造型有很大關系。從省油燈的短嘴處注入清水,利用夾層中的冷水降低燈內油溫,減少燈油揮發,達到省油目的。夾層清水的傳導散熱是燈盞保持低溫的主要因素,省油燈夾層清水的傳導散熱效果越好,燈盞溫度越低,省油功效越好。

      古代實用器物的發明和使用,是人們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的需要,省油燈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生活狀態。有學者計算,南宋時期,使用油燈一晚,燈油耗費大概5文錢,用蠟燭的成本高于油燈數倍。邛窯省油燈一定程度上能省油20%,一晚能減少約1文錢的燈油成本,因此頗受歡迎。

      據考證,邛窯瓷器燒造前后延續了800多年,邛窯燒造省油燈的時間也持續數百年。小小一盞省油燈,展現了我國古代的生態智慧。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2日 15 版)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