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制出冰雪鎧甲 掐絲飾品登上巴黎時裝周
一雙巧手讓中國技藝閃耀國際舞臺

從最初用140個易拉罐,化腐朽為神奇做成“冰雪鎧甲”,驚艷四座;再到潛心設計作品,用非遺掐絲技法制作出創意蝴蝶飾品,將傳統技藝與禮服相結合,登上巴黎時裝周的舞臺……雁鴻從一個草根博主成長為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非遺手工藝人,讓古老的技藝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雁鴻,本名何艷紅。她從小就展現出對藝術和手工制作的濃厚興趣,喜歡用各種材料制作小物件。2015年,她辭去穩定的護士工作,轉行成為一名婚禮化妝師。2018年,雁鴻在B站上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條視頻,這條視頻是關于如何用易拉罐制作《延禧攻略》中的仿絨花頭飾,由此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熱愛和堅持的方向。
傳統技藝與禮服相結合
登上巴黎時裝周舞臺
用彩扎技藝制作的獅頭帽、用花絲鑲嵌制作技藝打造的非遺口紅;廢棄的易拉罐,搖身一變成了華美的京劇鳳冠;就連吃剩下的堅果殼,也能化身為一套閃光的“黃金盔甲”……24日,記者走進位于郫都區三道堰鎮蜀漢北街的雁鴻國風研習技藝館,這里展示的非遺手工藝品琳瑯滿目,既有成都非遺“五朵金花”之一的銀花絲,也有用易拉罐、泡面盒、堅果殼甚至燃氣管等廢品爆改而成的手工藝品,很多讓人想不到的創意,在雁鴻手里全部“化腐朽為神奇”。
不久前,雁鴻用非遺掐絲技法制作了一件蝴蝶禮服,登上了巴黎時裝周的舞臺,讓中國技藝在巴黎時裝周的舞臺上綻放光彩。“掐絲是非遺傳統工藝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技法之一,這次就是用非遺掐絲的技法來制作一只超大的創意蝴蝶飾品。”雁鴻介紹,在制作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達到蝴蝶的逼真效果,她先是在蝴蝶腔體內點綴許多不同的材料,只為模擬出蝴蝶閃耀的視覺效果。隨后,將制作好的蝴蝶身體與翅膀組合起來,增加點睛之筆的孔雀絨毛。在不同的光線下,作品便會呈現出流光溢彩的翠色。
打造國風研習技藝館
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相融合
雁鴻的成功并非一帆風順。在她的創作過程中,也曾遇到過質疑和挑戰。面對這些批評,雁鴻沒有氣餒,而是坦然接受,并開始積極尋求拜師學藝的機會,從而提升自己。2021年5月,她拜師成都銀花絲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倪成玉,學習花絲鑲嵌傳統技藝。
今年7月,歷時9個月打造的雁鴻國風研習技藝館開館,近300件手工藝作品亮相,讓人感受國風之美,仿佛穿越時空回到古代。她又拜四川工藝美術大師胡維兵為師,學習非遺銀花絲技藝。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不同的非遺有著固定的表現形式,我就是想打破常規,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相融合,讓這些古老的技藝煥發出新的活力,并努力在國際主流的時裝舞臺展現中國傳統工藝的魅力。”雁鴻表示。今年以來,她又學習了非遺風箏、獅頭彩扎技藝、椰雕等傳統技藝,“希望非遺與現代審美更好地融合表達,將優秀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趙一
受訪者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