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時政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

    2024年12月13日10:0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

      “截至今天,工程已累計調水超過767億立方米,惠及沿線45座大中城市、1.85億人。”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在國新辦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介紹了一期工程在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服務民生等方面的成果。

      在優化水資源配置方面,王道席表示,通水以來,工程年調水量從20多億立方米持續攀升至100億立方米。南水北調已成為北京、天津等北方許多城市的供水生命線。北京城區供水近八成是南水,天津主城區和雄安新建城區供水全部是南水;東線工程在齊魯大地上形成了“T”字形的供水“大動脈”。隨著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供水進入常態化,天津、河北等地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王道席介紹,在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上,通過實施一系列的綜合水質保護措施,工程水質長期持續穩定達標。地表水水質Ⅲ類及以上滿足飲用水水源要求,東線一期工程輸水干線水質穩定在地表水水質Ⅲ類,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干線供水水質穩定在地表水水質Ⅱ類及以上。北京市自來水的硬度由過去的380毫克/升降到現在的120毫克/升;河北省黑龍港流域500多萬人告別了祖祖輩輩喝高氟水、苦咸水的歷史。

      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方面,通過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工程有效保障了沿線河湖的生態用水,初步實現了地下水的采補平衡,利用汛前富余水量累計向北方50多條河流生態補水超118億立方米。王道席說,東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沿線湖泊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東線北延工程連續3年助力京杭大運河全線水流貫通。

      在暢通南北經濟循環方面,工程將南方地區的水資源優勢轉化為北方地區的發展優勢,北方重要經濟發展區、糧食主產區、能源基地生產的商品、糧食、能源等,通過交通網、電網輸送到全國各地,促進了各類生產要素在我國南北方的優化配置。767億立方米的南水,支撐了北方地區超過16萬億元的GDP增長。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璟瑄 記者 寧迪)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