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研學旅游指導師

    陪孩子“在行走中學習”(新職·新知?)

    本報記者 霍旻含
    2024年10月28日10: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研學熱”悄然興起,中小學研學游的市場規模一路攀升,2023年已達到千億級別,全國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超過1600個。

      規模擴大,人們對研學產品的要求也進一步細化,“研學旅游指導師”這一新職業也應運而生。

      2022年6月,人社部正式將“研學旅行指導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4年6月更名為“研學旅游指導師”),將其定義為策劃、制訂、實施研學旅行方案,組織、指導開展研學體驗活動的人員。近日,記者走近這一職業群體進行了解。

      

      將教育與旅游“有機融合”

      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人澈麗木格來說,這波“研學熱”改變了她的生活。

      自小在興安盟牧區長大,澈麗木格2021年從旅游管理專業碩士畢業,希望留在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的家鄉。那時,研學市場快速擴張,至于前景,她心里也沒有底。

      直至2022年6月,“研學旅行指導師”被納入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給研學從業者“打下一劑強心針”,澈麗木格才下定決心。不久后,她入職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服務系,成為一名持證的研學旅游指導師,也從事研學方向學生的指導培養。

      “我們這邊非常重視研學旅游,”她告訴記者,“但真正有相關專業資質的人又很少,所以特別需要人才?!?/p>

      作為興安盟本地唯一一所全日制高職院校,興安職業技術學院與當地教育、旅游部門都建立了合作。研學游由各級教育局和中小學校牽頭組織,職業院校負責提供具有專業資質的研學旅游指導師,并為課程的質量把關。

      “作為職業院校,我們的課程包括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有研學課程設計、模擬導游等;實踐方面,我們會結合本地旅游資源,帶學生去當研學導師?!背蝴惸靖窠榻B,“要上手帶研學團,學生們需有導游證,也必須考過研學旅游指導師證書?!?/p>

      很多人可能好奇:“研學旅游指導師”和原有的導游、教師究竟有何不同?

      某種程度上,研學旅游指導師可以看作導游和教師的結合,需要兼具二者的專業素質——既要合理安排行程中的交通、餐飲、住宿等,讓學生“游”得好;又要掌握學科知識,根據孩子認知特點進行引導,讓學生“學”得到。

      但對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服務系書記趙麗君來說,想當好研學旅游指導師,“學問”又不止于此。

      在她看來,研學雖以“游”為載體,卻是以“學”為目的,因此需要更專業的課程設計。

      用心守護“行走的課堂”

      如何當好一名研學旅游指導師?澈麗木格告訴記者:“一要有扎實的專業教學知識,二要有廣闊視野和多學科知識儲備——因為孩子們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三是應急救護能力。”

      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體驗,澈麗木格有意在研學課程中融入更多活動,比如聽音樂、繪畫、寫日記,也通過小游戲、角色扮演等,升級課程的趣味性?!霸诎柹剑覀儠寣W生扮演小護林員;在草原,就讓他們扮一天小牧民?!?/p>

      “相較灌輸式的學習,研學游是‘在行走中學習’,當真正走進課本里出現過的地方,很多知識一下就豁然開朗了,你會學得更愉快、更輕松?!壁w麗君說。

      此外,“定制化”也是提升研學質量與體驗的關鍵。針對不同背景、不同特點的學生,合格的研學旅游指導師會設計不同的研學課程,讓“行走的課堂”盡量適應每種“步伐與節奏”。

      澈麗木格舉例,“周邊農村牧區的孩子,他們對現代科技特別有興趣,我們就會安排科技館,讓大家了解智慧生活、新能源、5G相關的知識。對于外地的、城市的孩子,就讓他們更多體驗草原牧區的生產生活方式?!?/p>

      因為對牧區文化了如指掌,澈麗木格會把自己的生活經歷融入課程設計。每次帶研學團前,她會與學生一起走過家鄉的土地,“踩點”篩選出適合體驗的活動。在科爾沁草原上擠牛奶、喂小羊、撿牛糞、種稻米,在大興安嶺的林海中劈柈子、燒火炕、做樺樹皮畫……對外地和城里孩子來說,這樣的研學游新鮮感滿滿。

      給“優質研學”更多保障

      入行近兩年,澈麗木格感覺到身邊的“研學熱”仍在升溫。

      “同樣是我們這兒的旺季(七八九月),今年每個月能比去年多出10個研學團?!睙岫染痈叩谋澈?,是人們對優質研學游的需求只增不減。

      記者留意到,雖然研學產品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但網絡上有關研學的討論中,家長們一邊吐槽部分研學游“體驗差”“同質化嚴重”“學不到東西”,一邊互相分享著“如何識別優質研學產品”的訣竅與心得。

      早在2016年發布的《研學旅行服務規范》就提出:“應至少為每個研學旅行團隊配置一名研學旅行指導師”。2019年發布的《研學旅行指導師(中小學)專業標準》,又為研學旅行指導師的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提供了更多依據。2024年6月,人社部將“研學旅行指導師”更名為“研學旅游指導師”,進一步厘清研學概念,讓監管權責更明確。

      那么,研學旅游指導師被正式認證為新職業,對從業者意味著什么?

      “受重視的程度不一樣了。”澈麗木格告訴記者,“我想讓我們學生也抓住這個機會?!?/p>

      據趙麗君介紹,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服務系研學方向的學生,95%來自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的12個盟市,畢業后大多留在本地從事研學相關工作。不單在內蒙古,伴隨全國百余家高職院校開設“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一批批具備專業資質、擁有實踐經驗、了解本地文化特色的研學旅游指導師,正進入研學市場。

      “未來研學想要發展得更規范,‘持證上崗’是一種手段。”趙麗君對記者說?!俺酥?,對優秀研學導師的待遇支持、更健全的職業規范,還有院校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力度……這樣‘多管齊下’,研學旅游指導師也會更有職業認同感?!?/p>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