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wǎng)
    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科技

    中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

    銀河系最古老星盤起源于135億年前

    2024年10月15日10:27 | 來源:北京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銀河系最古老星盤起源于135億年前

      銀河系是同時具有銀盤和銀暈結構的漩渦星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聯(lián)合國內外科研團隊基于郭守敬望遠鏡和歐空局“蓋亞”衛(wèi)星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現(xiàn)存最古老的銀盤結構成分起源于距今約135億年前,并將其命名為“盤古”。這對深入理解星系和宇宙的早期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銀盤和銀暈二者誰先形成,是理解星系如何起源和早期宇宙環(huán)境的關鍵問題。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銀暈是銀河系最古老的結構,銀盤的出現(xiàn)晚于銀暈,形成于約100億年前。

      通過郭守敬望遠鏡和“蓋亞”衛(wèi)星獲取的迄今最精確恒星年齡大樣本,科研團隊進行統(tǒng)計建模,詳細重構了銀盤恒星空間分布結構隨年齡的演化。科研團隊首次發(fā)現(xiàn)了年齡為130億年至135億年的極古老恒星,其空間分布仍呈現(xiàn)出清晰的盤結構。他們將這一極早期形成的古銀盤成分命名為“盤古”——我國神話中開天辟地的人物。

      研究還進一步測算出,“盤古”的恒星質量大約相當于20億個太陽,遠大于早期銀暈的恒星質量。這表明,“盤古”可能是極早期銀河系的主導結構,它在宇宙誕生不久的數(shù)億年內就開始形成,同步甚至早于銀暈出現(xiàn),并在后續(xù)130多億年的星系演變過程中得以幸存。近日,相關成果在《自然·天文》在線發(fā)表。(北京晚報記者劉蘇雅)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