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評論:青春,屬于奮斗于當下的每一個人

    羅昱
    2023年10月15日16:1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10月14日晚,“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四川大學舉行。校園,是青春氣息最濃的地方之一。過去,這里有民族脊梁;未來,這里有無數的社會棟梁。在這里展開一堂大思政課,主題明確,意義非凡。

    “為什么要用11年來找她?因為巴木玉布木就是另一個我,是千千萬萬個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新華社記者周科站在臺上,講述著自己“成名作”背后的故事:2010年春節,28歲的周科在南昌火車站廣場邂逅21歲的巴木玉布木,拍下了那張著名的《孩子,媽媽帶你回家》。二人從相識到重逢間的11年,不僅是一段青春時光,更是一段對國家發展、百姓生活變遷動態且生動的注解。

    這個演講臺上,除了周科,還有三十余位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他們的青春,有的風馳電掣,有的運籌帷幄,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埋頭苦干。他們是國家發展的縮影,代表著千千萬萬個你我;他們更是敢于奮進、勇于奉獻的“弄潮兒”,詮釋著“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意義。

    這堂關于青春的大課,走出一張黑板、四面墻的教室,從“曲高和寡”走向“潤物無聲”,從宏觀表達到小處著手,把道理和實事相結合,把故事講活、講生動、講出感情、講出溫度。

    聽了這堂課,你知道了,一個30歲的田徑老將拿到亞運冠軍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你了解了,一個記者為何會千里迢迢、穿越山海去尋找一個連對方都不認識自己的人;你明白了,一個左腿截肢的女生為什么會堅持為盲人講電影、寫下100多萬字的講解稿;你讀懂了,一個歷史專業老師靠什么維系著蜀道的強烈執念……他們的故事,樸實無華,卻讓聽者觸手可及,引人共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當年,那群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而今,一代又一代人繼續用自己的青春推動著祖國這艘巨輪遠航。青春的標識,絕不只是年齡和面容,它屬于奮斗于當下的每一個人,屬于所有“上下求索”的踐行者。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當我們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時,跨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創造歷史。今天的青年,更要責無旁貸地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發揚艱苦奮斗、奮勇爭先的精神,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將滿懷憧憬的青春夢想轉化為持久動力,不負青春、不負時代。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