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wǎng)
    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

    對話TA青春 | 張鈺:把故事帶回現(xiàn)實,把精神融入實踐

    人民網(wǎng) 羅昱
    2023年10月15日10:18 | 來源: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
    小字號

    生活中的張鈺。受訪者供圖

    “我加入了‘江姐班’,把故事帶回現(xiàn)實,把精神融入實踐。我們班40名同學都有一顆‘科創(chuàng)報國’的心,大家懷抱著‘崇尚科學,勇攀高峰’的信念,做學術、搞科研、出成果,勁頭很足。”10月14日,在由中央網(wǎng)信辦、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共青團中央、四川省委網(wǎng)信委主辦,四川大學、成都市委網(wǎng)信委、四川省委網(wǎng)信辦、人民網(wǎng)、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wǎng)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上,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江姐班”班長張鈺談到了她和“江姐班”故事。

    談到“江姐班”,就不得不提江姐在四川大學的求學經(jīng)歷。

    1944年,在重慶開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黨組織的安排,化名江志煒,考入國立四川大學農(nóng)學院植物病蟲害系。1945年,她轉入農(nóng)學院農(nóng)藝系繼續(xù)學習。為了傳承江姐精神,2018年,四川大學設立了“江姐班”。

    除了擔任“江姐班”班長,張鈺還是江姐紀念館的講解員。

    “我第一次參觀江姐紀念館是在大一,聽著她的故事,教科書上熟悉的名字也變得立體。”大二時,張鈺申請成為了江姐紀念館的講解員。她一邊近距離感受江姐精神,一邊把這位革命女性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對張鈺而言,學好本領、回報社會,就是對江姐最好的致敬,“我的研究生階段,把儲能材料與電池工程作為研究方向,這個領域關乎國家的‘雙碳’戰(zhàn)略。哪里科研有需求、國家有需要,我們就應該投身哪里鉆研奉獻。”

    去年的烈士紀念日,張鈺作為“江姐班”的學生代表在皂角樹下演講,講述新時代青年如何踐行江姐精神。她說:“演講時,我仿佛穿越時空,和江姐相逢,告訴她,你夢想的新中國,今天是如此可愛的模樣。”

    川大“江姐班”每年都會迎來一批新生,同時也會有一批青年投身強國復興征程,就如同江姐紀念館前那棵百年皂角樹,每年都會長出新芽,永遠枝繁葉茂,永遠高聳挺拔。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