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他們活在更多人心中”

    群眾自發(fā)悼念西昌市經(jīng)久鄉(xiāng)森林火災(zāi)犧牲者

    2020年04月04日07:34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biāo)題:“他們活在更多人心中”

      道路兩側(cè)的行道樹上,掛著一朵朵白花、一幅幅挽聯(lián),一直延伸到西昌市殯儀館。在西昌市經(jīng)久鄉(xiāng)森林火災(zāi)中犧牲的18名專業(yè)撲火隊員和1名向?qū)У撵`堂就搭建在這里。

      4月3日,雖然悼念入口還未開放,但在靈堂外,聚集了大量自發(fā)趕來悼念的群眾。他們手捧菊花,敬獻哀思,不少人眼中,已滿是淚花。

      在靈堂外的鮮花收集處,西昌“00后”女孩林欣怡眼里噙著淚水,輕輕放下一束白色菊花,不停呢喃著:“不想跟你們說‘一路走好’,求求你們回來。”

      現(xiàn)場,有不少群眾自發(fā)列成方陣喊出一聲聲“英雄,一路走好”,希望以此護送勇士最后一程。在西昌工作的央金,是冕寧縣人,她和30多名同事相約來到殯儀館為勇士獻哈達。“他們?yōu)楸Pl(wèi)我們的家園獻上了寶貴的生命,我們很難過,很心痛,哈達表達了我們對勇士最真誠的祝福,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家住江蘇鹽城的張蓉回西昌探親,通過新聞密切關(guān)注著山火情況。“眼淚怎么也止不住。”在靈堂外,張蓉一邊往樹枝上懸掛白色紙扎花,一邊啜泣。“他們是孩子的爸爸,父母的兒子,妻子的老公,背后有19個家庭。”她說,大家都應(yīng)該提高防火意識。

      白發(fā)老人陳發(fā)芬專程趕來悼念犧牲的侄女婿——張樹偉。張樹偉出生于1981年,是寧南縣寧遠鎮(zhèn)披砂村人。陳發(fā)芬告訴記者,孩子們不贊成她提前過來吊唁,擔(dān)心她身體不好,哭暈過去。但是陳發(fā)芬堅持要來,“侄女婿在我們那兒就算半個兒,我一定要來送送他。”

      “我們親戚之間住得近,平時大事小事都互相幫襯著。”回憶起往事,陳發(fā)芬輕聲啜泣起來,“以前,我出遠門,只要說一聲,他和我侄女二話不說,開車接送,非常孝順。”

      臨走時,陳發(fā)芬將手機新聞上的侄女婿照片翻出來,指給記者看,“你看照片上的他多精神啊,現(xiàn)在他是救火勇士,活在更多人心中。”(記者 文莎)

    (責(zé)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