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把最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 他在戰“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

    2020年02月27日09:38  來源:內江日報
     
    原標題:把最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 他在戰“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

      朱永強,威遠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疫情爆發后,正在華西醫院進修的他主動報名,成為華西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分隊的第一批成員,進入隔離病房,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斗爭。

      1月30日,因家鄉醫院人手不夠,朱永強在交接完工作后,緊急趕回威遠,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把守著診斷新冠肺炎的第一道關口——

      1月22日,臨近下班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傳染科的領導們突然開了一個簡短的會。

      會議主題很明確:華西醫院傳染科將成立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隔離病房,并將抽調精兵強將在隔離病房值守。

      聽到消息后,朱永強做好了上“戰場”的心理準備。報名前,他還是往家里打了一個電話,告知家人自己的想法。

      父母擔心他的安危,不愿意他去隔離病房,是妻子給予他莫大的鼓勵:“不能做逃兵,你們都不去,誰還會去呢?”

      進入隔離病房后,朱永強發現咽拭子采樣是最危險、最難的一道程序。如若是在平時,根本算不上什么。但護目鏡要起霧,再加上還戴著一個面具,根本看不清楚,只能憑臨床積累的經驗采樣。同時,咽拭子采樣,病員可能出現咽反射,導致嘔吐物濺到身上,造成暴露的風險。

      “疫情我也怕,但絕不會退縮。”朱永強說,看到全國各地那么多醫護人員在堅守,自己沒有理由不堅持。

      在隔離病房堅守的同時,朱永強也牽掛著家鄉的防疫工作,他抓緊熟悉防疫的各個流程,做好支援家鄉防疫工作的準備。

      1月30日,在做完交接工作后,朱永強回到威遠縣人民醫院,并在當天下午就投入到全縣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當天,朱永強還將自己從華西醫院拷貝回來的3份胸部CT影像播放給同事們看,加深大家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認識,以便對疫情作出科學的判斷。

      如何穿脫隔離衣,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朱永強結合自己在華西醫院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向同事做了一一講解和演示。

      朱永強說,雖然這些流程大家都會,但在有限的防護物資下,一些微小細節在這次疫情防控中顯得尤為重要。比如,防護服穿好后,領口縫隙的地方要拿雙面膠粘好,不要留縫隙。每只腳需要套兩個一次性鞋套,防護才更到位。

      因為穿脫防護服需要花一個小時,為了節約時間,穿上防護服后,朱永強和同事們都不再喝水、吃東西,全情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2月1日,凌晨3點,新店鎮李某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李某頓時產生恐慌、焦慮等情緒,不停地反復詢問朱永強和其他醫護人員“能不能治好、該怎么治療……”朱永強一直陪在李某身邊開導,直到李某被市上定點集中收治醫院接走。

      在對李某妻子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時候,朱永強堅持親自對其進行咽拭子采樣,想把最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因為,自己是一名黨員,這個時候就該沖鋒在前。

      常年在傳染科工作,朱永強深知,這個時候信心對抗擊疫情很重要。再和疑似、留觀人員接觸時,朱永強都會對他們說很多鼓勵的話,緩解他們的緊張感。

      東聯鎮袁某因接觸過武漢回來的人,并出現了發燒癥狀。在被送往醫院進行醫學觀察時,袁某極其不配合,一直在哭泣。朱永強耐心地陪在袁某身邊,告訴她來隔離病區是對她自己和家人負責,并陪著她一起等待核酸檢測結果。慶幸的是,袁某只是支原體感染,而非感染新冠肺炎。

      參與過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工作的朱永強,這次又站在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他說:“守在群眾身邊,自己才能感覺踏實,希望做一名確保群眾安全的‘守護神’”。(內江日報記者 徐靜)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