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臣穿上防護服,比了一個大大的“V”
記者視頻連線朱俊臣
成大附院醫護人員和患者
在前線和病毒面對面的英雄們,你們,還好嗎?
奮不顧身奔赴戰場的逆行者們,你們,還好嗎?
身在武漢的成都醫護工作者們,你們,還好嗎?
本報《我在前線勿掛念》系列報道繼續講述。記者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直擊四川省援助湖北醫療隊現狀,對話中共黨員、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參加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醫療隊隊長、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朱俊臣。
2月2日,是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征的日子。
這支隊伍由來自14家醫療機構的126位醫護人員組成,他們中,年齡最大的47歲、最小的24歲。出征前一天,朱俊臣才剛剛過了自己40歲的生日。
朱俊臣是成大附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醫療隊長,在出征儀式上,他代表成大附院出征的20名醫護人員莊重宣誓:“作為成大附院人,我們定將不忘醫者初心、牢記健康使命,嚴格履行白衣天使職責,圓滿完成本次醫療援助任務!”當天下午5時10分,川航3U8101次航班順利抵達武漢,執飛機長是劉傳健。大家都說,這是英雄送英雄。
三道門
朱俊臣的工作地點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3號樓,這里很多地方都是臨時改造出來的。“9樓以前是他們的乳腺外科,現在成了第六病區。”“醫護人員工作的地方,也是重新改造的。”趁著下班休息時間,朱俊臣用鏡頭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工作環境。
為了減少感染的風險,醫護人員有專門的電梯和通道,所有進入工作區的人都需要進行消毒處理。
醫護人員工作區中有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上擺放著消毒用品和各種醫療物資,墻上貼著防護措施提示。走廊兩邊有醫護人員的辦公室、值班室、配液室、就餐區、防護用品穿戴區等。
從醫護人員工作區到病區,需要經過三道門。這三道門,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安慰。希望三道門能隔絕病毒,也能讓更多醫護人員平安。
三句話
采訪中,記者問了很多問題,但朱俊臣不經意間說出的三句話,一直在回響。
“我們如果能把那些危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拖回來,提高救治重癥患者的成功率,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我們是醫務工作者,醫務工作者最基本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
“我們就希望能盡快把疫情控制住,讓這些病人能盡快好轉起來,盡快恢復以前正常的生活。”
這三句話是朱俊臣說的,但他不是說的“我”,而是“我們”。因為這也是所有奮戰一線的白衣戰士心中所想。醫者仁心,大概就是如此。
三顆心
當記者提出“您對戰勝這場疫情有信心嗎?”的問題時,朱俊臣沒有多想,一連說出了三個“有信心”!
時間回到2月7日,那一天,在接受相關培訓后,朱俊臣正式奔赴戰場,穿上防護服,他比了一個大大的“V”。
醫護人員也是普普通通的人,防護服不透氣,連續工作后汗水會將他們的衣服全部打濕;長時間戴著口罩和護目鏡,臉上也會留下勒痕;近距離接觸病人,身心都面臨嚴峻的考驗……
他們會面對更加危險與殘酷的現實,但他們必須更加堅強,因為患者們還等著他們創造希望。
致敬!
來自戰“疫”前線的英雄們!
愿你們早日平安凱旋!
【記者采訪實錄】
最想做的事,回成都吃一頓火鍋
Q:您到武漢多久了?
A:我是隨四川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過來的,2月2日下午到的武漢。現在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進行援助。
Q:正處關鍵時期,前線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有多大?
A:大家都知道在新冠肺炎面前,每個人都是易感者,如果免疫力低下就更容易感染。對于我們醫護人員來說,首先要保證自身的安全,保證自己的免疫力不能太低。因此工作方面,我們也是進行了科學排班,保證每一位醫護人員工作量都不是太大。目前來說,一線人員基本就是4個小時進行換班。
Q:現在前線的設備依然緊張嗎?
A:我們剛來的時候,這家醫院對危重患者搶救的設備還是相對缺乏的,后來經過全國呼吁,相應的設備逐步到位了。剛來的時候這個病區只有1臺呼吸機,現在已經有7臺了。設備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緊缺,但是比我們剛到的時候有了很明顯的改善。相信到后面設備應該會越來越多,設備缺乏的情況就會得到更明顯的改善。
Q:您眼中的武漢現在是什么狀況?
A:武漢是感染和疑似患者最多的地方,剛來的時候就覺得形勢還是很嚴峻,但到現在為止,確診的患者全部都收入院了,全國又新增了很多醫護人員到武漢進行援助。目前處于最關鍵的時期,如果這段時間能對確診的和疑似病例都采取相應的治療,那整體形勢很可能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病情就會得到有效控制。
Q:在武漢的這些日子里,有沒有讓您覺得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
A:大家都知道穿隔離服是相當難受的,護理人員上完4個小時的班下來里面的衣服基本上都會濕透,皮膚上也會產生明顯的壓痕,這對我們醫護人員來說,確實會有一些傷害。但我們如果能把那些危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拖回來,提高救治重癥患者的成功率,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Q:您來武漢前線,家人知道嗎?
A:知道!我走之前就給家里面說了這個情況,他們都很支持我到武漢來。畢竟我們是醫務工作者,醫務工作者最基本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
Q:您對戰勝這場疫情有信心嗎?
A:有信心!有信心!肯定有信心!
Q:戰勝了疫情后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A:最想做的事情……那肯定是回成都吃一頓火鍋。
(記者 吳喆 于譚陽 張朝杰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